阀门维修方法及钢制阀门铸件超声波探伤
阀门维修方法。
1.应按工况条件选用填料的材料和型式。
2.按有关规定正确的安装填料,盘根应逐圈安放压紧,接头应成30℃或45℃。
3.使用期过长,老化,损坏的填料应及时更换。
4.阀杆弯曲,磨损后应进矫直,修复,对损坏严重的应及时更换。
5.填料应按规定的圈数安装,压盖应对称均匀地把紧,压套应有5mm以上的预紧间隙。
6.损坏的压盖,螺栓及其他部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7.应遵守操作规程,除撞击式手轮外,以匀速正常力量操作。
8.应均匀对称拧紧压盖螺栓,压盖与阀杆间隙过小,应适当增大其间隙,压盖与阀杆间隙过大,应予更换。
钢制阀门铸件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
1.气孔,这是金属凝固过程中未能逸出的气体留在金属内部形成的小空洞,其内壁光滑,内含气体,对超声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是又因为其基本上呈球状或椭球状,亦即为点状缺陷,影响其反射波幅,钢锭中的气孔经过锻造或轧制后被压扁成面积型缺陷而有利于被超声检测所发现。
2.缩孔与疏松,铸件或钢锭冷却凝固时,体积要收缩,在较后凝固的部分因为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而会形成空洞状的缺陷,大而集中的空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空隙则称为疏松,它们一般位于钢锭或铸件中心较后凝固的部分,其内壁粗糙,周围多伴有许多杂质和细小的气孔,由于热胀冷缩的规律,缩孔是必然存在的,只是随加工工艺处理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尺寸和位置,当其延伸到铸件或钢锭本体时就成为缺陷。
熔炼过程中的熔渣或熔炉炉体上的耐火材料剥落进入液态金属中,在浇注时被卷入铸件或钢锭本体内,就形成了夹渣缺陷,夹渣通常不会单一存在,往往呈密集状态或在不同深度上分散存在,它类似体积型缺陷然而又往往有一定线度。